- 電 話(huà):
- 010-68883169
- 售 后:
- 010-68866801
- 手 機:
- 13810291049
- 微 信:
- 13810291049
- 郵 箱:
- fushengvip@163.com
?
在制冷系統中總會(huì )存在一些空氣以及制冷劑與潤滑油在高溫下分解出來(lái)的不凝性氣體,這 些氣體隨制冷劑蒸氣進(jìn)入冷凝器。
制冷劑蒸氣會(huì )在冷卻壁面放熱凝結成液體,而不凝性氣體只 是被單純冷卻而積聚在制冷劑液膜層附近形成氣體層。
這給制冷劑蒸氣分子向液膜表面的擴散 和對流造成很大的阻力,影響了制冷劑蒸氣進(jìn)一步的凝結放熱,使得冷凝器傳熱性能明顯地降 低。
實(shí)驗證明,蒸氣中含有不凝性氣體時(shí),即使是極微量也會(huì )對凝結換熱產(chǎn)生極有害的影響。
在一般的冷凝溫度下,蒸氣中的不凝性氣體含量為0.2%時(shí),冷凝器的傳熱系數約降低20%一 30%;含量為0.5%時(shí),傳熱系數約降低50%;而含量約為1%時(shí),傳熱系數僅是純蒸氣時(shí)的1/3。
為了防止在冷凝器中積聚過(guò)多的不凝性氣體,防止惡化傳熱過(guò)程,在通常的制冷裝置中都設 有空氣分離器,用來(lái)及時(shí)排除不凝結氣體。
而在小型氟利昂制冷裝置中,為使系統簡(jiǎn)化,也可不專(zhuān)設空氣分離器,若系統需要放空氣時(shí),可通過(guò)連接在冷凝器或貯液器上的放空氣管(或閥)將其 直接排出系統。
在蒸發(fā)器中,當制冷劑液體中混人潤滑油時(shí);油在低溫下粘度很大,容易附著(zhù)在傳熱面上形 成油膜而不易排出,從而增大傳熱熱阻。
同時(shí)形成油膜還會(huì )妨礙制冷劑液體潤濕傳熱表面,降低 傳熱效能。嚴重時(shí)會(huì )使得制冷劑完全不吸收外界熱量,失去制冷作用。
蒸氣中含有油時(shí),對制冷劑的凝結放熱系數也有很大的影響,但這種影響是和制冷劑與油類(lèi) 有關(guān)。
如氨和潤滑油不易相溶,在冷凝時(shí),蒸氣中混有的潤滑油將會(huì )沉積在拎卻壁面上 形成油膜,使氨側的放熱系數降低。
厚度為0.1mm的油膜,其熱阻相當于厚度為33mm鋼板 的熱阻。
但和潤滑油互溶或微溶的氟利昂制冷劑燕氣在冷凝時(shí),由于潤滑油全部或部分溶解于 氟利昂之中,因此較少地在傳熱壁面上形成油膜,對冷凝器傳熱的影響也較小。
無(wú)論何種結構的熱交換設備,都應設法使制冷劑迅速地從換熱壁面離開(kāi)。如常用的殼管式 冷凝器是采用圓管作熱交換壁面,這種冷凝器中的圓管有橫放和直立兩種形式。
在冷凝時(shí),單根橫管的外表面放熱系數要高于直立管,因為單根橫管的凝結液膜比直立單管容易分離。
一定長(cháng)度的直立單管凝結液膜向下流動(dòng)時(shí),會(huì )使管下部的液膜層厚度增加,平均放熱系數下降。
但當多根橫管組成管簇時(shí),上部橫管壁面上凝結的液體會(huì )流到下面的管壁面上而形成較厚的液膜層,這 時(shí)平均放熱系數也會(huì )減小,但不高于直立管簇的平均放熱系數。
所以現代臥式殼管式冷凝器在 設計上向增大長(cháng)徑比的方向發(fā)展,以提高冷凝器的傳熱。
在設計和制作時(shí)還要注意保持設備中合理的液面高度,有效的充分利用傳熱表面。
如在蒸發(fā)器中,制冷劑液體節流時(shí)產(chǎn)生的少量蒸氣可通過(guò)氣液分離設備使氣體與液體分離,只將分離掉氣體的液體送人蒸發(fā)器內吸熱,以提高燕發(fā)器的傳熱效果。
同時(shí)在蒸發(fā)器換熱管制冷劑側的管 壁上加肋,也可增大熱換面積,提高換熱效果。
官方微信掃一掃